纖維素是自然界中最豐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它具有量大價廉、可再生、再生周期短、可生物降解、環境友好等優點。纖維素的加工產物在造紙、薄膜、涂料和聚合物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在目前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煤炭等日益匱乏的情況下,由纖維素等可再生資源轉化為新型工業原料、食品、藥物等,已經成為了今后工業發展的趨勢。傳統上對纖維素的利用通常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將其改性,但由于天然纖維素結晶度較高及分子與分子內存在大量氫鍵,所以難溶于水與普通有機溶劑。2002年,Swatloski等首先發現纖維素無需活化可以直接溶解于室溫離子液體,并且可用于離子液體的制備,再生纖維素經過水中沉淀后得到,其聚合度和分散性沒有顯著變化。用離子液體溶解纖維素形成再生纖維素膜,其膜的降解程度很小,且離子液體可以方便的循環使用。
蛋白質是自然界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包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可以用作食用原料和紡織原料。蛋白質的溶解原理是離子液體中的陰離子與蛋白質大分子形成氫鍵,對蛋白質大分子之間的氫鍵進行破壞,從而使蛋白質可以在離子液體中溶解。蛋白質在離子液體中的溶解程度與離子液體中可形成的氫鍵的陰離子相關。目前對于離子液體溶解蛋白質的研究主要關注在有關絲素蛋白、角蛋白、膠原蛋白3個方面。